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让我们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时间:2016-07-30 15:31
 
       向英雄致敬
       70多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而今幸存下来的他们都已步入耄耋之年,有些已年逾百岁,此时的他们,正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应尽力温暖他们最后的岁月,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掩藏了70年,光荣的经历
        2016年7月29日,骄阳似火,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梅县松源小分队在同心的带领下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前往松源为抗战老兵王世松爷爷和何广珠爷爷敬赠“卫国勇士”纪念章,授予他们“抗日英雄 卫国勇士”的荣誉。志愿者为爷爷献上鲜花、牌匾,佩戴绶带、纪念章,送上叶剑英基金会的关爱金、协会的致敬金及礼品。


         感恩老兵,祝福老兵
        何广珠爷爷,他的家属很是看重协会给爷爷的授荣,知道协会的志愿者今天要为爷爷授荣,儿子儿媳老早就来到路口等待我们志愿者。我们到达他家时,看到他四代人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可能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志愿者到来吧,没准备那么多凳子,看到一下来了那么多志愿者,急忙搬凳子的搬凳子,倒茶的倒茶,切西瓜的切西瓜,整个大厅热闹非凡。爷爷和他的家属一见到我们都说:“你们辛苦了!那么热的天,又要跑那么远!真是辛苦你们!”烈日和路途遥远又怎能阻挡我们关爱抗战老兵的脚步呢?“爷爷,应该说我们对您的关爱太迟太迟了。这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


        我们志愿者来到王世松爷爷家里,看到地板一改往日的景象,打扫地很干净。爷爷也一改往日的愁容,喜笑颜开。志愿者为爷爷佩戴纪念章绶带,献上鲜花牌匾,送上关爱金致敬金及礼品,他一直都笑容可掬!爷爷,希望您以后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关爱抗战老兵,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志愿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在的复杂情况,抗战老兵有些人还生活得很悲苦,还未得到应得的荣誉。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为抗战老兵赠荣,给他们应得的荣誉,虽然这一荣誉姗姗来迟,但毕竟它还是来了!对于历史上对他们的不公待遇,我们需要有勇气纠正错误,承担起这一历史的责任,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不再因为无助而变得孤单。
资料链接: 
姓名:何广珠(曾用名陈阿新)91岁
籍貫: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源
现住址:梅县区松源镇五星村瑶福
所屬部隊番號及军衔:江西瑞金人力运输中队(直属第三战区管辖)上等兵
17岁(1943年春节后)就跟随松源几个老乡一同到江西瑞金沙子岗王坝头村公路单位做工,1943年3月,保长让顶替陈阿新服兵役,到了瑞金师管区报名,我被分到人力运输中队。人力运输中队分成3个排9个班,一个排3个班。在第一排第三班,负责押运炮弹枪支粮食到前线。 当时胸前佩戴的徽章就是写着人力运输中队。 当时日军和国军在赣州打仗。后来国军被打败了,先退到会昌,后又退到瑞金。此时不需要运输了,运输中队改为监护连,负责守仓库,当时看到很多伤兵在医院治疗。后来监护连都调到福建长汀守飞机场。8月15日本投降时在长汀。当时听到整个县城都在放鞭炮,商店卖的东西都打8折,部队除了加餐庆贺,还另外加发一个月工资。先到杭州报到,派到安徽芜湖接收投降的日军。后独立炮兵13团第二营在安庆招兵,徐州训练。淮海战役被打败后自愿参加共军。内战结束后到重庆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警卫连,然后跟老红军干部到西南公安部做警卫员。后来到云南公安厅做厅长的警卫员,后又到云南边防保卫局升排级干部,1952年因身体不好,复员回家安排到梅县泮坑八一农场,后来八一农场解散后回家了。
王世松    95岁
前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军暂编第七师师部军需。 
老兵自述:17岁时隆文中学毕业,因家贫外出打工,大概在1943年和同乡走路到韶关乐昌当兵,在前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军暂编第七师后方办事处有近2年时间,后调到暂七师师部军需处任职。抗战时期一直在湖南茶陵、资兴、永兴等地,后在永兴一关帝庙防守。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到南昌接收投降的日军物资。
感恩同行志愿者:江宏章、赖振兰、温正龙、黄云光、王晋、梁诗颖、梁诗莹、肖雨、杜婕、黄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