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过了种种人生跌宕,亲历了浴血奋战的历史,他们以期颐之龄承载着沧桑苦难的记忆,他们用坚忍乐观的存在大写抗战老兵。硕果稀存的他们传拓岁月,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7月2日,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一行,在协会名誉会长李建华先生、秘书长凌宏耀的带领下,会同平远服务队的志愿者,带着敬仰的心情,前往平远大柘镇、石正镇两地看望:姚国财、凌育豪两位抗战老兵爷爷,名誉会长李建华先生分别给老兵爷爷送上个人慰问金,及叶剑英基金会的关爱金、协会致敬金和礼品、表达协会和志愿者对抗战老兵的敬意和关爱之情。
第一站看望:姚国财爷爷


第二站看望:凌育豪爷爷


“没有他们当年英勇的付出,哪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和平盛世。”名誉会长李建华先生说,对于这些为国家和全国老百姓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他们为国而战的精神,给了我们许多爱国爱家的正能量!我们要有感恩之情!



资料链接:
姚国财1917.10.13
中央军事学校第三分校(江西沿山)/综合科目,粤军151师452团,长沙会战时官至中尉排长
(当兵时名姚国材),1937年因生活辛苦,适逢平远县东石人林征(方)远回家乡招录军事学员,被招考至中央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军校驻地在江西省沿山。军校还未毕业,部队从沿山开至广东曲江薛岳部队,驻在黄田坝。在广东住了几个月后,广州沦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部队一路北上,参加了长沙会战,腹部、大腿中弹受伤,负伤后在湖南后方医院治疗。伤好后又回到广州薛岳部队,在广州接受日本人投降。
凌育豪1926.06.29
闽粤赣边纵军事训练班
1944年在五华水寨入伍,训练结束随部队驻扎兴宁神光山,加入新组建的闽粤赣边纵军事训练班突击队,45年曾在海陆丰夜袭日军。抗战结束后回乡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