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一个属于“苏醒”的时节,清明,让逝去的生命随抽芽的枝条走入祭奠、走入哀思。
4月1日,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和各界人士一起,来到揭阳地都镇,参与潮汕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组织的祭奠活动,祭奠长眠在狮尾山下的七百忠魂,追忆先烈们的音容笑貌,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青山绿水永长留, 苍松翠柏慰英灵”多少长眠的英雄化作不朽,多少英雄的壮举载入史册。70年前先烈们驰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国家尊严、为了四万万炎黄子孙、献出了宝贵生命,这是何等伟大。
站在烈士墓前,手执鲜花默哀。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今天的民族还叫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70年后的今天,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随着祭奠仪式的结束,志愿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长眠的先烈血已经流干了,不能让健在的英雄再流泪。青山作证、绿水作证,我们将延着先烈的足迹继续前进。
感恩当下,期待更多的兄弟姐妹,加入到关爱抗战老兵的行列中来。老兵在风中,我们在路上……




资料链接:
70年前的1939年,随着汕头的沦陷,日寇紧随着脚步,于6月21日开始不断地派出飞机对揭阳境内的村庄进行狂轰滥炸。首当其冲的就是与汕头接壤的邹堂各村落。于是,邹堂一带成为揭阳的抗战前沿。同年7月,为保卫揭阳,揭阳县政府派出广东保安二团一营战士与30名青抗会成员在邹堂各乡设防。11月又调来揭阳自卫队接防;12月16日,驻潮安庵埠的日军翻过桑浦山与从西巷而来的日军两路夹攻,攻打邹堂各乡,进行掠夺性的攻击。一时间,狼烟四起,村庄被毁。为了更好地抗击日寇,1940年3月国民政府调来粤闽边区预备六师十六、十七、十八等三个团的兵力接防,当地人称一二三团。1942年又由独立20旅接管,一直到1943年日伪揭阳政府在9月成立,宣告邹堂各乡沦陷,历时四年之久,在这里与日寇作战牺牲的将士都由钱岗善堂掩埋于狮尾山下,掩埋时给每位将士的坟墓立了一尺见方的石碑,但没有名字,据说只有编号。一共有700多具。由于风雨与人为的破坏,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钱岗善堂释光德主持为该墓园修缮成总墓。几十年来荒芜在与当地民宅一沟之隔的山边,只有一个几近废弃的雨亭陪伴着他们;没有人知道,荒草之下,有曾经热血的躯体流干了鲜血之后变成枯骨遗落这里,他们来自何方,故乡何处?只有枯了又荣的芳草一个春秋接着一个春秋忠诚地守候着他们的灵魂。幸而被有情的人儿找到了,并在当地学者与志愿者的寻访中终于呈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
关爱抗战老兵,我们在行动!如有抗战老兵线索请拨打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联系电话0753-2191698。
协会捐款账号:
户名: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
账号:44194001040003455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梅州新南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