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抗战老兵,我们心中的英雄

时间:2015-03-26 18:04

    他们是光荣的缔造者,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是战争的幸存者,他们就是一群可爱可敬的抗战老兵。年轻时,他们背井离乡,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奋不顾身的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而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平均年龄为90多岁的抗战老兵们。您们,还好吗?

    3月22日下午,兴宁分队40多位志愿者统一行动送达关爱金,分为7大组,6辆车。抗战老兵遍布兴宁各个乡镇。志愿者们带着叶剑英基金和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对老兵的满满的爱出发,将3月份的“广东省雁洋基金会叶剑英基金”600元关爱金和“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500元关爱金一一亲自送到老兵爷爷手里。

    我在第3组,在区域组长叮叮的带领下前去看望城区里的3位抗战老兵爷爷。

    第一站是陈伟智爷爷。我们在陈爷爷家楼下,门口的排污沟有一大群蚊子,被我们的突然造访惊的四散飞起。陈爷爷与老伴住在二楼。楼房的楼梯窄小微陡且不防滑,想到两位老人已经90多岁且脚不是很灵便,我不禁为他们上下楼时的安全感到担忧!还好,之前有爱心人士出钱资助搭建了雨棚,安装扶手。感谢爱心人士的这份热心,周到。陈爷爷搭着扶手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下楼给我们开门。我们一走进客厅,就能闻到有一股霉味,仔细环视四周,他家不到10平方米,阴暗,潮湿,零碎,破旧的东西塞的满满的。陈爷爷一对一的对接的志愿者叮叮说到,“老人家舍不得扔东西,我们上次特意叮嘱过陈爷爷让他把没用的东西清理出来,现在好多了,没之前塞的那么满”。我们坐在客厅,不时有“小强”出来跑来跑去,好像是说“家里来客人了,出来欢迎我们”。奶奶刚好出去了,陈爷爷非常热情的想给我们泡茶,可我们又怎好意思让陈爷爷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操劳,志愿者们就自己泡起茶来。陈爷爷这次看上去精神欠佳,但眼力与记忆力还是很好的,能认出已拜访过的志愿者们。不一会儿,奶奶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只因为看到我们的车在门外,还没理顺气息呢,就急着给我们倒茶,我们拉着她手让她坐一会儿,她刚坐下,又想起给我们拿些花生、糖果什么的,我们再度拉着她坐下。坐在凳子上,奶奶还在那喘着气呢。可奶奶很高兴的说,平时除了我们志愿者能经常过来看望,几乎很少人来访了,所以志愿者每一次的到来,都欢喜不已。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希望陈爷爷与奶奶多多保重身体!

    第二站是邓汝旬爷爷。进屋后,志愿者们跟陈爷爷笑嘻嘻的说着:“我们又来啦”。她们很快就开始在跟邓爷爷在谈天说地了,邓爷爷还说起以前抗战如何打炮。我一边听一边开始悄悄打量四周,墙面到处都是相框,一张张照片里有着爷爷当兵时意气风发的照片,也有着近期的彩色照片,这些相片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志愿者还发现,老兵把之前的信封都保留着,舍不得扔掉。再仔细的看着邓爷爷,和蔼可亲,笑容可掬,他正在侃侃而谈,当说到他有一儿子在卫生院上班时,在卫生系统工作的志愿者小白突然来一句,“在卫生院教书呀!”。估计小白同志听到同一个系统工作而太过于兴奋,我们全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第三站是李干谋爷爷。李爷爷拿出一封信,是曾经的战友在新年时寄给他的。李爷爷开心的让其中一个志愿者帮忙念信,与我们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志愿者浩古则细心的按摩陈爷爷的肩部。信的主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特殊岁月的沉重,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与体会的,愿天佑这些幸存的抗战老兵。李爷爷自幼喜好读书,博学多才,墙壁都挂着字画,他曾自费出版过两本书,前两年双眼都患了白内障,左眼在去年做过手术,右眼不能同时做手术,所以现在右眼看物模糊,可却还坚持看报纸。奶奶在另一旁对志愿者悄悄的说,老人家平时寂寞,还好有你们经常看望,都能开心一阵子,就盼望你们来聊聊天。

    午后的阳光在三月暖暖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与志愿同行,与时间赛跑,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呼吁更多的外界人士来关注抗战老兵,为了那些曾经的英雄现在的老人,更需要社会的一份关怀,精神层面的慰藉。他们曾说,我们不怕死,但我们怕被遗忘!‍他们战死了,便与草木同枯,他们幸存了,也遭受苦难折磨,他们弯曲的腰背曾挺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天地悠悠,不久这些老兵将化为灰烬。朋友,关爱老兵的路上,您愿意与我们牵手同行吗?‍(作者: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