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关注历史,关爱抗战老兵--平远篇

时间:2015-03-13 20:27

  广东梅州是抗战时期的兵源大市,从2011年起梅州志愿者已寻访到抗战老兵190多名,其中目前健在的150多名,人数据广东省首位。2014年9月,中国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梅州有谢晋元、黄梅兴、姚中英、姚子青、罗策群、刘子超等,英烈名录中平远县有三位将军入选。

  黄梅兴(1897—1937),广东平远县东石镇坳上村人,1917年考入县立平远中学初中部就读。两年后辍学回本村富有小学任教。1921年前往广州宪兵学校读书,一年后投奔粤军第一师。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与军阀孙传芳作战,在激战中受伤。伤愈后奉命招募新兵,任团长。1931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264旅528团团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上海抗战爆发,任264 旅副旅长兼528团团长,奉命防守庙行以南一带阵地,多次与日寇较量,屡建奇功,敌人称他为“黄老虎”。因立功升为264旅旅长,驻防鄂西。后调驻闽、赣、皖南石埭,川东万兴一带。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黄梅兴率领驻扎在持志大学等地的264旅与日寇展开生死博斗,率本旅奋起抗击,并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连续攻破敌军十几个堡垒。1937年8月14日下午6时,进攻日军设在爱国女子大学的据点时,日军炮火密集,并加百架飞机轰炸。黄梅兴率部冲到八字桥,不幸被炮弹击中,经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年仅40岁,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位阵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追授陆军中将。

  姚中英,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建立战功。后进入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时任陆军第156师团长职务的姚中英参加淞沪会战,屡立战功,擢升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淞沪会战失利后,退守南京,11月初,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12月12日与日军激战于南京太平门,在激战中姚中英率部杀敌,壮烈殉国,时年41岁,抗战烈士。

  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抗日忠烈。追赠陆军少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鲸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1937年9月5日,日本侵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上海宝山发起猛攻,守卫宝山的姚子青营500余名官兵浴血奋战,击退日军数次冲击,奋战2昼夜,大部分壮烈牺牲。9月7日,孤立无援的姚营官兵只余20多人,在东门与敌短兵相接,展开白刃巷战,姚子青身上多处受伤,最后腹部中弹,壮烈殉国。上面这首诗,就是后人为悼念姚子青营壮烈牺牲的官兵所写。

  2014年10月梅州成立以“关注历史,关爱抗战老兵”为宗旨的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形成常态化的老兵关爱机制,正在全力寻找抗战老兵。
  以下10位平远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得到了民间关爱。

姓名:黄明宗
性别:男
出生时间:1926-10-26
从军时间:1941年
现居住地址: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明洋村车子岗
部队番号/军衔:零陵国防部陆军工兵教导团三营七连上等兵
参加战役地点: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湖南省长沙市
从军及作战经历:(老兵口述)父亲黄仲文曾是国民党孙文时期将领,我13岁时丧父,在梅县半工半读。1942年(15岁时)在梅县抽壮丁入伍,步行至广东韶关集训。广州沦陷后部队开发到湖南零陵,是国防部陆军工兵教导团三营七连上等兵。团长姓崔,营长李伟华是河北人,连长李陪三,排长张翼是梅县人。1944年夏季,第九战区第四次长沙保卫战前夕,方先觉将军号召零陵陆军工兵学校教导团工兵营保卫长沙,抵御日本侵略军。当时日本人用飞机轰炸长沙,教导团工兵奉命在长沙外围破坏公路、铁路、桥梁,阻止日军进攻。在长沙保卫战时遇日本人飞机轰炸,我们躲在火车后面没有炸死,但腹部中弹受伤,后回零陵校本部疗伤。长沙失守后教导团分成两部分撤退,我们沿湘桂铁路撤退,路上缺粮少衣。工兵一路撤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广西黄沙河建筑抗日永久防御工事。三个月后,日本人侵占黄沙河。我们撤退至云南时,日本人投降。后部队解散回家。
老兵生活状况:老人瘫痪在床3年,生活无法自理。
(初访老兵志愿者:吴志强、姚来泉)

杨振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7年6月生
籍贯:梅州平远仁居黄畲人
老兵自述:19岁(1935年)入伍,长官邓龙光(国民革命军第83军军长),机枪手,负责上子弹。1937年抗战爆发,随部队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在外围和日本鬼子打仗,败退南京,南京失守后部队辗转湖南、江西等地打仗约3、4年,后在江西庐山战役中左臂被炸断,转入后方医院养伤,后改编入186师,在四川万县起义,收编入西南军区刘伯承部。现离休,住仁居福利院。
(初访志愿者:江宏章、林康华)

李佳华
性别:男
年龄:94岁
现居住地址:平远县东石镇锡水村李屋
从军经历:黄埔军校19期江西第三分校,所属部队番号及军衔:重炮十四团
目前李佳华老兵身体状况良好。

姓名:黄友庆
出生日期:1925年9月10日
现居住地址: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上黄地村
所属部队番号及军衔职务:陆军35集团军参谋长随从副官
从军经历:黄友庆13岁丧父,15岁报读由国民政府军军长涂思宗创办的准军事学校蕉岭沧海职业学校,毕业后因年龄小未能参军,到湖南国民党铁道部办的湘南煤矿局工作数月。1943年末,响应政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南下广州投奔黄氏宗族族叔,时任陆军35集团军参谋长的黄思宗将军(梅州市平远县东石人),先当文书到师书,后做随从副官。1944年6月随黄思宗将军在邹洪将军(集团军总司令,梅州市五华县人)指挥下,率部与日军奋战月余,收复清远。1945年1月参加第三次粤北会战,在汤盘水一带的高山密林设重兵布防,与日军激战三昼夜,伤亡惨重,败退乳源再撤回韶关。1945年4月邹洪将军病逝,第三十五集团军番号取消,黄思宗将军改任六十四军参谋长,获“胜利忠勤”勋章。
  1949年6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后,向黄思宗将军具言自己是单丁独子,放不下家中老母亲,表示“爱国也爱家”,不能相随到台湾,婉言拒绝了将军同赴台湾的好意,并在黄思宗默许下与游击队(地下党人曾谋)取得联系,并还乡。
  解放后受迫害被告发是国民党特务伪连长,在新婚不到3月就被抓劳教洗脑,在江西广昌坐牢4年多并生活20多年。

姓名:龙献玉
出生日期:1923-12-23
现居住地址:广东省平远县泗水镇
部队番号/军衔:209师625团士兵
从军时间:1945年2月
从军经历:
20多岁时刚从学校毕业,响应国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1945年正月从家乡步行到平远县城(今仁居镇),再步行到广东省蕉岭县广福乡当兵。同乡的龙玉贤、龙炳文(已去世)一同当兵,与本县东石乡的林昭科是战友。部队驻扎在蕉岭县广福乡,我被安排在209师625团三营第七连,步兵,团长是涂澄清,蕉岭人;连长是程建章,排长叫彭择维。同乡的龙玉贤被安排在机关枪连。我们的部队没有参加过战斗,但经常会进入备战状态。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我们还在广福,后来说可以回家,我就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中。
广东435#抗战老兵林昭科是龙老的战友。
子女情况:3子3女,老伴已去世
身体情况: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左腿有关节炎。
经济情况:无退休金,无低保
初次走访时间:2015-1-22
(初访志愿者:吴志强、姚来泉)

姓名:钟德元
性别:男
年龄:96岁
籍贯:平远县长田镇官仁村
从军经历:粤军160师(步兵)中央军73军15师(通讯兵)
目前钟德元老兵身体良好。

姓  名:龙玉贤
出生日期:1920年7月3日
籍  贯:广东省平远县泗水镇木联村
现住址: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
部队番号/军衔:209师625团机关枪连二等兵
从军(军校)时间:1945年2月
从军经历:25岁时,响应国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1945年2月份到县上报考抗日青年军,同时领到了60元。从家乡步行到平远县城(今仁居镇),再步行到广东省蕉岭县广福乡当兵。同乡的龙献玉、龙炳文(已去世)一同当兵,我比龙献玉大几岁,龙献玉是刚从学校回来的,我则在家干了好多年活;与本县东石乡的林昭科是战友。部队驻扎在蕉岭县广福乡,我被分到209师625团机关枪连3班,同乡的龙献玉被分在步兵连,师长叫温剑鸣,团长是涂澄清,蕉岭人。我们的部队没有参加过战斗,但经常会进入备战状态。日军打到丰顺猴子栋的时候,我们连队也到了丰顺揭阳一带,但没有参加过战斗。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我们还在广福,后来部队从广福到福州,坐船到浙江省上虞县集中后上级宣布可以自由选择或回家,当时我选择回家。
与广东435#抗战老兵林昭科,以及新发现的龙献玉是战友。
子女情况:2子
身体情况:身体良好
经济情况:每月有退休金1700元
初次走访时间:2015-1-22
(初访志愿者:吴志强、姚来泉)

姓名:姚国财(部队名姚国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7年10月13日
生活地址: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棉二村塘头
军校经历/学科:中央军事学校第三分校(江西袁山)/综合科目,151师452团,长沙会战时官至中尉排长,国共内战时任连长
目前姚国财老兵身体状况良好。

姓名:林昭科(现用名林昭珂)
性别:男
出生年月日:生于1926年2月15日(农历)
现居住地址:平远县东石镇凉庭村
以下是老人自述:
我是抗日战争的老兵,当祖国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时,我参加了青年军,编入三十一军二0九师师长温鸣剑,是梅州人,625团团长涂思白是蕉岭人,三营营长孙宗茂,七连连长程建章是山东人,三排排长彭择维是四川人,我的班长姚定环是平远大柘人,我是三排一班的上等兵,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按规定复员就读于青年中学,高中毕业后回家侍父病。于1949年6月考入梅州公学,参加革命。
      林昭科老兵的战友李干谋是兴宁已建档老兵,一直鼓励林老去找志愿者,恢复名誉。李老自从与志愿者接触后重拾人格尊严,经常对人讲“我现在再也没有耻辱感,感觉当年的卫国之勇很光荣很自豪”。12月21日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兴宁服务队发放“梅州协会的关爱金”时,李干谋爷爷再次提及这位平远的同学、战友。
目前林昭科老兵身体状况良好。
(初访志愿者:林康华,罗文雅,林渊桂)
 

姓名:黄志贤
年龄:91岁
番号:前国民革命军63军186师士兵
家庭住址:平远县东石镇明洋村
目前黄志贤老兵身体状况良好。

  老兵在风中凋零,我们志愿者在路上追赶!如有抗战老兵线索请拨打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联系电话0753-2191698.